![]() |
公安机关不会通过互联网发送通缉令逮捕令等文书
发布时间:2023-04-07 02:29
10:55:19 作者:最新更新 点击:次
近年來,假充公檢法欺詐的案子層出不窮,近來在東營市廣饒縣,一位居民就遭遇了此類欺詐,所幸在她行將轉賬的時間,民警的一聲咆哮,挽回了四萬現金。
![]()
3月30日19:50左右,廣饒縣公安局花官派出所接到公安部反電信欺詐平臺的預警,稱轄區李女士存在被假充公檢法欺詐的風險。接到預警後,民警當即聯絡李女士,但李女士的電話始終無法接通。民警劉永祥依據經歷剖析,李女士很有可能是處於上圈套的狀況。
![]()
事不宜遲,執勤民警兵分兩路,一路在所內調取有關的視頻監控,一路趕到現場與李女士家人共同找尋。經過近一小時的盡力,民警在李女士所寓居的村莊北側一田間道路上發現了她的車輛。
見此景象,劉永祥當場咆哮「抓緊時間,別轉了!別轉了!"此刻李女士正與對方進行屏幕共享語音談天,見到民警劉永祥等人後,也分不清到誰是真的警察。劉永祥見狀當即讓李女士中止轉賬操作。聽到民警的咆哮,對方也匆忙中斷了語音談天。此刻民警發現,李女士已將全部微信余額41000余元提現到一張銀行卡上,正準備轉入騙子所謂的「安全賬戶」裏。所幸民警及時製止,挽回了李女士的財產損失。
劉永祥奉告記者,假如他們再晚到幾分鐘,李女士的錢很可能就上圈套子轉走了,一旦被轉走就很難再追回。事後經問詢得知,此前李女士接到自稱是東營市公安局「民警」的電話,對方稱自己的護照參加一起案子,要求下載一款名為「註目」的APP,並在此進行視頻「辦案」。李女士經過對方發送的鏈接,看到了對方所說有關自己的「通緝令」。
因為著急自證清白,李女士便聽從了組織,尋至一處沒人的地方協助「辦案」。對方經過「共享屏幕」,將李女士的手機調至勿擾模式,因此民警及其家人沒能聯絡到她。劉永祥表示,李女士平常與公安機關接觸較少,也不清楚正規的辦案流程,而對方又能提供出準確的身份信息和相關的銀行卡信息,所以李女士信以為真,被對方唬住了。
4月3日,廣饒縣花官鎮居民李女士將一面寫有「高效挽損,一心為民」的錦旗送到了廣饒縣花官派出所,對民警表示感謝。警方也提示廣大群眾,公檢法機關不會經過電話奉告違法犯罪,不會經過電話、QQ和微信等交際東西辦案,不會經過互聯網發送「通緝令」「逮捕令」等法律文書,不會在電話裏要求受害者提供銀行卡或者支付寶等信息,也沒有「安全賬戶」,在接到境外來電時一定要謹慎對待。
![]()
|
|
POWERED BY 广元法律网 www.gyflw.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© 2004-2020 |